2014年9月25日

〔文字〕15部電影(下)

9. 現代啟示錄(1979,柯波拉)。
難以割捨的還有:戰火浮生錄(1981,克勞德雷路許)、俘虜(1983,大島渚)、強尼上戰場(1971,Dalton・Trumbo)


小時候很喜歡戰爭史詩電影,例如「齊瓦哥醫生」、「桂河大橋」、「戰爭與和平」,這些電影的特色,就是磅礡壯麗的場面、悲歡離合的情節、最好是加上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那是冷戰的年代,好人壞人分得很清楚,壞人總是邪惡軸心國(二戰的德義日)、加上冷酷殘暴的蘇聯共產黨。

台灣的愛國電影不惶多讓,「八百壯士」、「梅花」、「英烈秋千」,每次都看得我熱淚盈眶。

我的國中導師,教公民與道德,黑龍江人,講話有很濃的鄉音,民國38年後才隨軍隊來台,講起他逃難躲避共產黨追殺,只能吃草根,講得老淚縱橫。還有一個歷史女老師,很年輕,一講到日本人,立刻咬牙切齒、情緒失控。

我活在一個政治剛解嚴、思想也剛解嚴的年代。我碰到一些好老師、好同學,啟發我獨立思考及批判的能力。我的高中國文老師,69歲,外省人,教完我們這一年就退休了,卻不時在課堂上批判國文教材:文言文及政治文章的比例太高,應該教明清古典文學、五四以來新文學、及現代文學;他也批判四書五經中,後人冬烘八股的注解;他對經典的錯誤,也照常批判。

大概是高中到大學這段期間,在二輪戲院看到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像是五雷轟頂:原來戰爭片可以這樣拍。「現代啟示錄」的故事發想自康拉德的「黑暗之心」,把場景搬到了越戰。以反戰為基調,挖掘戰爭與人性的黑暗面。

「當馬丁辛出現時正在交火,背景襯著漢醉克斯(Jimi Hendrix)咆哮的音樂聲,他詢問一個士兵:【你們的指揮官在哪?】士兵回答道:【不就是您嗎?】沒人知道誰是主管,正在發生,或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上面這一段「現代啟示錄」的情節,文字我是抄自安東尼・波登的「廚房機密檔案」,其中一章標題就是現代啟示錄,把越戰的場景,搬到他新工作的混亂廚房。現在的我,已經不愛戰爭片,走過冷戰威脅及威權體制的年代,我很開心現在的火爆戰場,變成 X-men 及復仇者聯盟的大戰。

(安東尼・波登,我最喜歡的美食旅遊作家及主持人,選了三十幾部最愛的電影,全部是暴力、警匪、牛仔、戰爭,包括「七武士」、「四百擊」、「天譴」、「俘虜」,他的最愛是「現代啟示錄」。)



10. 城市之光(1931,卓別林)。
難以割捨的還有:波坦金戰艦(1925,愛森斯坦)、忍無可忍(1916,大衛・格里菲斯)、亞特蘭大號(1934,尚維果)、大國民(1941,奧森・威爾斯)


我的好友了了是重度咖啡患者。原本不喝咖啡的我,最近也迷上咖啡館,和他聊起台北有趣的咖啡館,哪一家有風格,哪一家有好吃的蛋糕。了了說他是咖啡基本教義派,外面還算不錯的店,用的咖啡機大概10幾萬,他家的咖啡機20幾萬,品質最穩定,他又有新鮮的咖啡豆,可以馬上烘焙,所以喝外面的不如喝他家的。然後跟我解說烘焙溫度曲線,分析咖啡品質。

這種人很討厭是不是,不過是喝杯咖啡看場電影,有必要搞得那麼複雜嗎?

好吧,我承認我就是那個討人厭的電影基本教義派。

大學四年,用 1/4 看電影,1/4 搞社團,1/4 無所事事地玩和頹廢,1/4用來看書。看的書,有八成和本科系無關。那四年,不是在視聽館,不是在永和美麗華二輪戲院,就是在有小包廂的影廬。

永和有幾間二輪戲院,美麗華放映外片,福和放映國片。蔡明亮的「不散」在破舊的福和戲院取景,那些幽暗的廁所、空蕩蕩的座位、偶爾會有老鼠跑過、空氣瀰漫著沙發布發霉的味道。即使如此,還是要看電影,常常都是一次看兩廳、四部電影。看完頭昏眼花,下次繼續。

在視聽館看 VHS 錄影帶也是,因為只有三間小房間,後面有人排隊就只能看完一部走人,如果沒人排隊就繼續看下一部。視聽館的影片都沒有中文字幕,有些還是非英語發音,光看英文字幕,只能半猜半感覺。最高紀錄是連看 400 分鐘,包括「城市之光」、「One from the heart(1982),柯波拉」、「Alphaville (1965, 高達)」、「Accident (1967, Joseph Losey)」

這裡我選的都是影史榜單經常名列前茅的電影。每一部都這麼有感覺嗎?不知道。電影基本教義派,就是在一些枝微末節上找樂趣。例如在「鐵面無私 the Untouchable」(1987)中,看到向「波坦金戰艦」致敬的橋段。而許不了的「小丑」中小丑與盲女的故事,則是取材(抄襲)自「城市之光」。天才早夭的尚維果,他的「操行零分」也深深影響了楚浮的「四百擊」和 Lindsay Anderson 的「If….」。而「他鄉異國」又複製了「If….」代同學(情人)遭受學長鞭笞的劇情。

還有呢?這些電影都年代久遠,黑白片甚至是默片,除了影癡或電影史科班,可能都難以下嚥。但是一旦中了毒,不僅可以與天才對話(尚維果死時才29歲,完成兩部鉅作;奧森・威爾斯 26 歲時拍了處女作「大國民」)、與大師共處,更讓我看到時間及生命的重量。

11. 天譴(1972,荷索)。
難以割捨的還有:四百擊(1959,楚浮)、斷了氣(1960,高達)、去年在馬倫巴(1961,亞倫・雷奈)、霧港水手(1982,法斯賓達)、一千零一夜(1974,巴索里尼)


法國新浪潮誕生於1950末,1960年代達顛峰。義大利的巴索里尼,也在60年代發表了「伊底帕斯王」和「定理」,在 15 年的電影生涯裡,產出了20 多部驚人的電影(平均一年超過一部)。德國電影三傑:荷索、溫德斯、法斯賓達,則在較晚的德國新浪潮中創造了多部傑作。新浪潮這個名詞,也影響了台灣,製造了台灣新浪潮的侯孝賢和楊德昌。這是一個讓人心醉神迷的時代。

安德烈・巴贊,被尊稱為「法國影迷的精神之父」,他不是導演,而是影評家,發表了許多高品質的電影評論:推崇現實主義美學、闡述蒙太奇與景深鏡頭、提出長鏡頭理論、豐富並總結了作者論。作者論用句簡單的話來說:電影是作品,導演是創作者,導演的意志凌駕一切。我們這一輩的影癡,會追著某一個導演,把他大部份的作品閱讀完,為他一生的作品作一個註解。

(現在的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基本上是集體創作,像蔡明亮這種執著於作者論的導演,已經是瀕臨絕種動物。)



先談巴索里尼。巴索里尼的電影題材,一向是激進、前衛、血腥、不安、驚世駭俗的情節、及毫不掩飾的肉體和性器官。他出身於法西斯主義的墨索里尼時代,年輕時是馬克斯主義信仰者,加入共產黨,本身是同志、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參與文化及政治論戰,後來以導演身份聞名於世,最後卻死於殘酷的謀殺。

巴索里尼的電影,饒富詩意,但又極其黑暗,我看過七、八部電影,選了「一千零一夜」作為我最喜歡的巴索里尼電影,因為這是其中最溫暖的一部。



霧港水手(水手奎雷爾)改編自法國著名作家尚惹內的作品。俊美體健的水手奎雷爾,男人女人都愛他,末日黃昏的景色,毒品、謀殺、性愛,這樣的作品完全將我擊倒。導演法斯賓達將此片獻給自縊於監獄的前愛人,而導演也在本片完成後吸毒過量身亡。

四百擊、斷了氣、去年在馬倫巴、霧港水手、一千零一夜,每一部都有我深刻的回憶,新浪潮電影我想選的太多太多,但最後只選了天譴作代表。天譴(1972)和現代啟示錄(1979)同樣取材自康拉德的小說「黑暗之心」,我是看了現代啟示錄後,找了小說來看,最後才看了更早發行的天譴,看完後簡直拜倒。不過荷索的作品既少,台灣也很難找到,至今只看了「陸上行舟」和紀錄片「灰熊人」,每一部都讓我震憾。

作者論這樣的電影模式,在全世界幾乎都敵不過好萊塢的龐大勢力,已經變成明日黃花。在作者論盛行的時代,羅蘭・巴特同時(1967)也提出了「作者已死」,作者在作品完成的同時,就把詮釋權及掌控權交到觀眾身上。而長期被好萊塢餵養的觀眾,也習慣了「好故事、好表演、大明星、大製作」這樣的單一思維模式。但「作者不死」和「作者已死」的爭論會持續著,我和影癡朋友們聊起嗑導演的美好時光,總是能會心一笑,感受曾有的反骨性格。

12. 他鄉異國/同窗之愛(1985,Marek Kanievska)。
難以割捨的還有:墨利斯的情人(1987,James Ivory)、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我自己的愛達荷(1991,葛斯范桑)、慾望法則(1987,阿莫多瓦)、 IF….(1968,Lindsay Anderson)、魂斷威尼斯(1971,威斯康提)、祼體午餐(1991,大衛柯能堡)


我的同志生涯啟蒙地相當晚。小時候隱約覺得自己和別人不同,鄰家男孩在玩沙坑躲避球,我則是和小女孩靜靜地玩家家酒。學生時代會被笑娘娘腔;會被某些同學欺負得厲害;也會被某些大哥哥特別保護。我記得初中時有個鄰座的同學常常欺負我,不是打我、捏我、就是隨時在你背後捉弄一下。長大後發現他可能是喜歡我,因為他送給我很多手繪的小卡片。

高中是我的思想啟蒙期,開始讀現代詩:

瘂弦「如歌的行板」: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洛夫「石室之死亡」:世界乃一斷臂的袖,你來時已空無所有
余光中「敲打樂」:不是不肯快樂而是要快樂也快樂不起來

到了高中,突然意識到喜歡班上男同學,一下子就像是墮入地獄般,不敢對任何人說,常常希望自己睡著後就醒不來,或者是醒來後世界就變了。現實世界的我,是膽怯、懦弱、自卑的,所以把自己投入文學中,對於艱澀、隱晦、頹廢、死亡的詩,特別有感覺。

而情慾的出口,一直無處發洩,那是沒有網路、思想封閉、資訊缺乏的年代。能夠找到希臘祼男雕像的圖片,或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就讓我血脈賁張。後來看了李幼新(現在是李幼鸚鵡鵪鶉)的書,他的「坎城威尼斯影展」、「影壇超級巨星」,簡直讓我發現一個新天地,從此不斷蒐集同志與祼男相關的電影。

台灣早年很少有同志電影,即使有,也都是負面角色。白先勇的「孽子」改編成電影,孫越也是用誇張的演出,演一個娘腔腔的新公園老教頭。我印象中第一部在台灣上映,大膽表態男男情慾的是「莫利斯的情人」。在台灣上映時,我不敢去看院線片,等到二輪片上映時,才偷偷用非假日冷門時段去看。

台灣剛開始流行 MTV 時,台大附近開了一家「影廬」,專門收藏藝術電影,我在台大視聽館找不到的影片,就到影廬去找。看到「他鄉異國 Another Country 」(後來上院線,改名為同窗之愛),簡直是瘋了,Rupert Everett 飾演英國貴族男校學生,黑夜中與同學在小船上相依偎,讓我心醉神迷。「他鄉異國」講的是嚮往馬克斯主義的英國上流階層青年學生,既背叛禮俗、又背叛國家(但忠於自我、忠於理想),最後成為雙面間諜。「背叛」後來不斷成為我嚮往的主題。

(Rupert Everett 俊美的臉孔,後來演出電影「預知死亡紀事」中浪蕩富有的公子哥,流浪到異鄉,在廣場上看到女主角走過,問老闆娘,她是誰:「等下我醒來,提醒我,我要娶她。」。他當時未出櫃,中年出櫃後演出「新娘不是我」。)

13. 新橋戀人(1991,李歐卡霍)。
難以割捨的還有:英倫情人(1996,Anthony Minghella)、遠離非洲(1985,薛尼・波勒)、第凡內早餐(1961,Blake Edwards)、情書(1995,岩井俊二)、預知死亡紀事(1887,Francesco Rosi)、布拉格的春天(1988,菲利普考夫曼)、法國中尉的女人(1981,Karel Reisz)


談完同志電影,接著談異性戀愛情電影。要選的實在太多,我的腦袋好像灌進超大豪雨土石流,一發不可收拾。

「第凡內早餐」是我選的少數好萊塢大明星電影,奧黛莉赫本太迷人,把楚門・卡波堤描寫的酗酒、享樂、拜金的應召女,演得如此純真無邪。「法國中尉的女人」中的梅莉史翠普,以一種拒絕社會嘲諷之姿,被誤會是不貞的女人,但實際是個處女。我的年少愛情觀,充滿著反骨精神。


〔布拉格的春天〕,改編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最著名的作品,是我變成同志前,閱讀的最後一部愛情小說。
故事描寫托馬斯,近四十歲,成功而風流的外科醫生,和二十出頭,鄉下姑娘特麗莎,平凡而奇特的愛情故事。
〔對他來說,她像個孩子,被人放在樹脂塗覆的草筐裡順水漂來,而他在床榻之岸順手撈起了她。〕
初讀這個故事,我二十出頭,除了無知的單戀,未曾愛戀過,更不曾踏入同志圈子。對於愛情,對於托馬斯和特麗莎的愛情,還抱持著純真美好的憧憬。
愛情是什麼?是相濡以沫的依戀?還是跨越年歲的忠貞?
當時我並不了解。
那是一個美好卻快被遺忘的年代。有我塵封的記憶,就把它獻給卡列寧吧。


英倫情人,講的是背叛。男主角愛上有婦之夫,為了拯救困在沙漠中受傷的女主角,不惜背叛盟軍,幫敵軍引路,最後自己也墜機焚火,面目全非,躺在廢墟中等死。女主角背叛了婚姻;男主角背叛國家;照料男主角的法裔加拿大籍護士,背叛社會禮俗,愛上英籍印度裔的拆彈手;而拆彈手,父親是英國,母親是印度,忠於國家卻被國家背叛。

最近買了卡普欽斯基的「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才知道英倫情人男主角,隨身也帶著希羅多德的書。希羅多德,西方歷史之父,比司馬遷早了500年,著有「歷史」一書。可見不同時代都有文青,我朋友大正說,先在星巴克搶到座位的就是文青。好吧,我承認我心中就是有那個矯揉造作的文青魂。


有個人愛著你,
如果你也愛那個人,
你明天就跟他說:【天空是白的】
如果是我,我會回答:【但雲是黑的】
那麼我們就知道是誰相愛了。

這是電影〔新橋戀人〕中著名的對白。
茱麗葉畢諾許飾演患了眼疾的藝術家,她在即將失明之前,自我放逐在巴黎的街頭,遇上了衣衫襤褸、身無分文的年輕流浪漢。他們在因修葺而關閉的新橋上尋找慰藉;在被世界遺棄的角落裡依偎取暖;在美術館內描繪藝術的不朽;在塞納河上滑水追逐狂奔的激情;在地下街道焚燬戀人的面貌;在巴黎煙火下見證愛情的絢麗與華美。
這是我看過最瘋狂最絢麗最虛幻最真誠的愛情電影。
是不是要等到一無所有,才讓心底的真實情緒恣意奔馳?
沒有答案。但是電影給了我們一個難以替代的經驗:如果你是一個流浪漢,一個陌生人給你一張任意填寫目的地的機票,你會填哪裡?
毫無疑義,巴黎。

雖然我非常喜歡「英倫情人」,最後還是選了「新橋戀人」。為什麼?因為放蕩不羈的浪子,比離經叛道的文青,更迷人啊。

(這三部電影剛好都是茱莉葉畢諾許演的,加上「藍色」,我選了她的四部電影。)

14. 分居風暴(2011,阿斯哈・法哈蒂)。
難以割捨的還有:你他媽的也是(2001,艾方索・柯朗)、冰毒(2014,趙德胤)


我的名單很少有2000年以後的作品,五年前列15部電影名單時,並沒有「分居風暴」,這應該是這幾年最讓我感動的電影。電影的故事、劇本、導演、表演,都無懈可擊。一部成本不高的電影,「分居分暴」做到了極限,也讓我認識了回教徒的思維模式。導演法哈蒂說 :

「古典悲劇往往側重善與惡的戰爭,我們總希望良善勝利,邪惡挫敗;但現代的社會悲劇,卻是善與善的戰爭,無論哪一方獲勝,都是令人心碎的結果。」

另外兩部,也算是第三電影,我把維基上對第三電影的詮釋,抄錄如下:

第三電影泛指第三世界電影工作者所製作的反帝、反殖民、反種族歧視、反剝削壓迫等主題的電影。本詞是在1960年代後期由阿根廷製片人費南多·索拉納斯和屋大維·傑蒂諾在《邁向第三電影》中提出的。

他們把以好萊塢模式製作的電影稱為「第一電影」,它們透過劇中人物和逃避現實的群眾向被動的受眾宣揚資產階級價值觀。「第二電影」,即歐洲式的藝術電影,雖然反對好萊塢傳統,但強調導演的個人風格。第三電影反對電影是表達個人觀點的工具,而視導演為集體的一部分,以揭露真相和鼓動群眾行動為目的。他們也認為要避免傳統的表現主義手法:影片應該以隱蔽方式表達,而迫使觀眾以一種冒險心態觀看。

你他媽的也是(2001,艾方索・柯朗)是墨西哥電影,以二男一女的 3P 一夜情,暗寓了種族、階級、性別之間的矛盾。導演艾方索・柯朗後來走進英語主流電影世界:「哈利波特3:阿茲卡班的逃犯」,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地心引力」的創意與執行讓人嘆服。而他監製的「羊男的迷宮」,也深深吸引我。

冰毒(2014,趙德胤)是幾週前看的電影,刻畫了緬甸邊境窮困華人的另一面,李安盛讚,強而有力的電影。原本只是基於對台灣電影的支持走進電影院,電影放映完後,觀眾安靜了五分鐘,太震憾不知如何反應。對於台灣能夠生產出這樣的電影,我覺得很驕傲。

15. 天空之城(1986,宮崎駿)。
難以割捨的還有:牧笛(1979,中國水墨動畫)、佳麗村三姐妹(2003)、茉莉人生(2007)


我小時候的教育背景是仇日的。中日斷交後,日本電影在台灣絕跡。(但是我小時候看的電視卡通又多半是日本製,真矛盾。)我從小是被迪士尼電影餵養大的。第一次看牧笛(1979,中國水墨動畫),叛逆的我立刻被吸引。所有非迪士尼畫風的,我都會特別加分。



早期的宮崎駿電影,在台灣是無法上院線,我的第一部宮崎駿是「魔女宅急便」,在 MTV 看的,日本風格的魔幻寫實,原來除了迪士尼卡通之外,還有一個如此充滿奇幻的卡通世界。

看宮崎駿的電影,總覺得他在影片中藏了不少成人情節,是兒童難以承受的。我說的成人情節,不是環保、反戰這些正面意識,而是成人世界的殘酷現實與人世悲傷。例如「龍貓」中,親人生離死別的哀傷;「神隱少女」隱寓了失足少女(有人說湯屋的湯婆婆是老鴇的象徵);而最適合兒童觀賞的「崖上的波妞」,卻處處埋藏了海嘯後的死亡意象。這些模糊幽微的情節,也讓宮崎駿的作品多了深度與重量。

天空之城「拉普達」的名字來自格烈佛遊記的第三部 A Voyage to Laputa。崖上的波妞的名字是「布倫希爾德」,來自華格納的歌劇「女武神」,原是北歐神話的角色。宮崎駿這樣的設定是有意的,把沉重的寓意加到卡通上,連小孩子都不放過。

最後選了天空之城,還不是因為毀滅咒語。當小正太和小羅莉,手牽手喊出了「巴魯斯」(有人說是英文 Punish),打算與壞人及天空之城同歸於盡,我都哭了。所以把最後一部電影獻給了宮崎駿的「天空之城」,紀念我的正太魂。

1.七武士(1954,黑澤明)。
難以割捨的還有:單車失竊記(1948,狄西嘉)
2.愛情神話(1969,費里尼)。
難以割捨的還有:大路(1954,費里尼)、八又二分之一(1963,費里尼)
3.紅白藍三色電影(1993,1993,1994,奇士勞斯基)
4.恐怖份子(1986,楊德昌)
5.戀戀風塵(1986,侯孝賢)
難以割捨的還有:童年往事(1985,侯孝賢)、悲情城市(1989,侯孝賢)
6.東邪西毒(1994,王家衛)
難以割捨的還有:春光乍洩(1997,王家衛)、阿飛正傳(1990,王家衛)
7.畫舫璇宮 Show Boat(1951,James Whale)。
難以割捨的還有:Pink Floyd - the Wall(1982,Alan Parker)、酒店(1972,鮑伯・佛西)、搖滾啟示錄/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2007,Todd Haynes)
8.鬼店(1980,史丹利・庫柏列克)。
難以割捨的還有:驚魂記(1960,希區考克)、水中之刀(1962,羅曼・波蘭斯基)、陽光普照 Plein Soleil(1960,Rene Clement,主角:亞蘭德倫)
9.現代啟示錄(1979,柯波拉)。
難以割捨的還有:戰火浮生錄(1981,克勞德雷路許)、俘虜(1983,大島渚)、強尼上戰場(1971,Dalton・Trumbo)
10.城市之光(1931,卓別林)。
難以割捨的還有:波坦金戰艦(1925,愛森斯坦)、忍無可忍(1916,大衛・格里菲斯)、亞特蘭大號(1934,尚維果)、大國民(1941,奧森・威爾斯)
11.天譴(1972,荷索)。
難以割捨的還有:四百擊(1959,楚浮)、斷了氣(1960,高達)、去年在馬倫巴(1961,亞倫・雷奈)、霧港水手(1982,法斯賓達)、一千零一夜(1974,巴索里尼)
12.他鄉異國/同窗之愛(1985,Marek Kanievska)。
難以割捨的還有:墨利斯的情人(1987,James Ivory)、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我自己的愛達荷(1991,葛斯范桑)、慾望法則(1987,阿莫多瓦)、 IF….(1968,Lindsay Anderson)、魂斷威尼斯(1971,威斯康提)、祼體午餐(1991,大衛柯能堡)
13.新橋戀人(1991,李歐卡霍)。
難以割捨的還有:英倫情人(1996,Anthony Minghella)、遠離非洲(1985,薛尼・波勒)、第凡內早餐(1961,Blake Edwards)、情書(1995,岩井俊二)、預知死亡紀事(1887,Francesco Rosi)、布拉格的春天(1988,菲利普考夫曼)、法國中尉的女人(1981,Karel Reisz)
14.分居風暴(2011,阿斯哈・法哈蒂)。
難以割捨的還有:你他媽的也是(2001,艾方索・柯朗)、冰毒(2014,趙德胤)
15.天空之城(1986,宮崎駿)。
難以割捨的還有:牧笛(1979,中國水墨動畫)、佳麗村三姐妹(2003)、茉莉人生(2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