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歌劇院的造型有如乘風出海的風帆,又像是一波接一波的海浪,巍巍矗立在海灣一隅,象徵著以海立國的澳洲。非凡的設計超越了他的時代。
後來在網路及旅遊書上看到雪梨歌劇院的建造過程,還真是一個精彩的故事。
1955年澳洲政府向世界各地公開設計作品,共有32個國家233件作品參選,最後雀屏中選的,是來自丹麥的建築師約恩.烏松(Jorn Utzon)。
當年39歲的烏松,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住宅設計師,他在斯德哥爾摩旅行時,從一份建築雜誌上知道這個競賽,在尚未造訪雪梨的情形下,透過幾個雪梨人對故鄉的描述,繪製了這份設計圖。
烏松的提出的設計不僅造型前衛,而且施工期短,預算也低。沒想到開工之後,卻是災難的開始。當時的工程技術,並沒有這種拋物線混凝土結構的經驗,工程部門便不斷在嚐試錯誤中研發建築方法,預算也不斷追加。原始設計不斷修改,爭議不斷,烏松在開工後的第八年請辭,從此未在踏上澳洲土地,連自己的經典之作都不曾親眼目睹。
繼任的工作由澳洲建築師團隊,於1973年完工,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原先的估算是3年700萬)。
雪梨歌劇院的建構過程的風風雨雨,有如一齣精彩的戲劇:初出茅廬的設計師一夕成名、前衛的設計卻克服不了的技術關卡、讓政府差點破產的超高支出、輿論從英雄式的簇擁到爭議不斷的撻伐、最後是拂袖而去的總工程師……後來有人將整個故事寫成了歌劇,劇名就叫〔第八奇蹟〕Eighth Wonder。
雪梨歌劇院在2007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至於它的設計者烏松,可以作為歌劇院的領銜居功者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倒是在2003年將獎項頒給烏松,算是一個遲來的榮耀,畢竟它先前的得獎者,包括千禧橋(2000)、泰特現代美術館(2000)、關西國際機場(1994)、迪士尼音樂廳(1980)……完工年代更晚於雪梨歌劇院。普立茲克獎跟諾貝爾獎一樣,只表彰給在世的人,還來不及得獎就掛了,應該是個大遺憾。烏松獲獎時已經85歲了,無法親自領取獎章,而他則在獲獎後5年(2008)過世。
雪梨劇歌劇的圓弧造型的確無與倫比,當時尚未有個人電腦,要模擬出如此獨特的造型確實不易(不過我讀到的資料是有利用大型電腦作運算)。工程團隊嚐試許多方法建造〔殼〕,包括拋物形結構、圓形肋骨、和橢圓形。最後使用的方法,是先做成一個圓型球殼,最後再將多餘的部份去除。
雪梨劇歌劇院的外牆,在雪梨灣上閃耀著潔白的動人光澤。烏松原先是希望它像碧海藍天中的白雲(或者是白浪),最後烏松選擇了陶瓷(而不是玻璃),我覺得這是個非凡的選擇,晴天下的歌劇院外殼,閃耀著夢幻質感。
(雪梨歌劇院音樂廳。)
我們買了歌劇院最後第二排的票,時間是下午,演出的曲目是馬勒六。我對古典樂完全是門外漢,買票聆聽也藉機補眼(時差還沒調整過來),不過能夠親眼目睹歌劇院的內部,還是非常興奮。舞台的最上方有個龐大的管風琴,感覺和台北的國家音樂廳差不多,不過舞台上還有觀眾席,倒是有羅馬競技場環形劇院的感覺。舞台正後方的觀眾不多,坐在舞台上聆聽音樂到底是享受還是酷刑?連摳腳挖鼻打盹都一覽無遺,要坐上去還真得有勇氣。
接下來的照片,是從曼力Manly 搭Ferry 到雪梨歌劇院,可以從海那面看岸上風光。
我在博物館看到烏松的照片、介紹、及最初的結構模型,和現在的造型不太相同。
總之,烏松一生的輝煌只有一次,而那一次己然成為傳奇。
這個一輩子不去一次好像一定會遺憾的啊
回覆刪除澳洲適合的活動就是玩水,所以要趁還玩得動水的時候去。
回覆刪除中場休息區那張真漂亮. 剛來的時候每天都有觀光客的心情, 中午會輕鬆地到公司樓下度假觀光, 現在度假心情沒了, 天天看的東西變得視而不見. 倒是從你眼中看起來又成為風景區.
回覆刪除印證了我的理論, 再漂亮的女人看100遍也不會太漂亮了
哈,你在離開前可以再好好當一次觀光客。
回覆刪除我有時候在想,應該玩一個遊戲,
把自己當成是去台北觀光的觀光客,
用觀光客的眼光來拍台北。
不過這也是有難度的,畢竟對台北太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