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界也有個諾貝爾獎,叫做〔普立茲克獎〕(英文: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這個中文翻譯名字很容易跟普立茲獎(Puliter Prize,美國新聞界的是最高榮譽,後來發展成為全球性的獎項)搞混,當初我也以為這是普立茲獎的一個項目。兩者其實亳無相關。
普立茲克獎由普立茲克家族提供資金,從1979年開始頒發,獎金是十萬美金,跟諾貝爾獎的一千萬瑞典克朗(約150萬美金)有不小的差距。獎金雖然不高,但是它的公信力仍舊被視為建築界的重要指標。
想藉由捐款成立國際獎項的人並不少,不過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並不多。中國為了反制諾貝爾獎,創立了〔孔子獎〕,兩屆得獎人分別是號召群眾抗議大選不公的連戰、和被群眾抗議復辟的俄羅斯總統普丁,表彰他們二人對世界和平的貢獻。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打算捐出95%的財產成立〔唐獎〕,規劃三個獎項:永績工程類、醫療生技類、漢學類。宣稱獎金比諾貝爾獎還高,我們樂觀其成。
普立茲克獎的得獎人選,或者是他們的作品,我們熟悉的也不少:例如貝聿銘(美國國家藝廊東樓)、Frank Gehry(華特迪士尼音樂廳)、Jorn
Uton (雪梨歌劇院)、安藤忠雄、丹下健三、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千禧橋、泰特現代美術館……在維基上都可以輕易查到。
普立茲克獎無關國籍、種族、宗教或思想。獎章背後刻著拉丁文: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 ,我仿照翻譯的三原則信、達、雅,姑且稱為固、用、雅(堅固、適用、美觀)。
台灣應該跟普立茲克獎完全無關吧。很意外吧,台灣有三個作品(某些建築商宣稱由安藤忠雄、丹下健三設計的建案可能要摒除在外)。這三個作品的完成年代,都是一九六零年代。分別是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建成於1963,貝聿銘與陳其寬合作)、八里聖心女中船屋(丹下健三,建成於1963)、台南市後壁區的菁寮天主堂(波姆,建成於1960)。
在我考慮後壁的郵票題材時,菁寮天主堂是我的第一選擇。設計者是波姆(Gottfried Bohm),1920年生於德國,被認為是表現主義及後包浩斯風格的建築師。他於1986 年獲獎,作品是伊格萊西亞青年中心圖書館(1968),作品完成後18年才得獎。
(波姆的得獎作品:伊格萊西亞青年中心圖書館,1968建成,1986獲獎。)
波姆早期的作品是使用鑄型混凝土。在後來新式建材如鋼鐵、玻璃被大量使用,建築變得華麗而造型奇特,波姆的建築形式顯得平實而溫吞。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表彰包浩斯風格而給他的遲到的榮耀。
菁寮天主堂建於1960年,還早於他的得獎作品。這個興建的過程,天主堂外立了一個介紹的標誌,抄錄如下(標誌上也把普立茲克獎誤植為普立茲獎):
菁寮天主教聖十字架教堂建於民國49年,由1986年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建築界的諾貝爾獎)德國人波姆(Gottfried Boehm)設計,高聳的金字塔外觀建築為菁寮特殊的地理指標。
民國45年,德國方濟會楊森神父(Father Eric Jansen)於菁寮購地展開建堂工作,並透過在德國的舅舅委請友人波姆設計教堂,波姆欣然允諾免費為菁寮設計教堂。
而成就聖十字教堂最主要的是「神」自己本身,誠如楊森神父所說:「在興建教堂的過程中,我從來不擔心錢從那裡來,因為我全心信賴天主來完成一切!」
天主真的藉著祂的工具~台灣、德國、美國的朋友奉獻而建造了現在的聖十字架教堂。
原來是有這樣的因緣,台灣免費得到了一個普立茲克獎得主的作品。
菁寮天主堂一共有四個尖塔(照片中只有三個尖塔,另一個在大尖塔的旁邊,非常小,剛好都被擋住了。)這四個尖塔,由大至小分別是聖殿、鐘樓、洗禮堂、聖體宮,塔頂處分別有一代表性的聖物:十字架、公雞、鴿子、皇冠。據說尖塔是聯想到稻草堆,不過波姆本人並未到過台灣。
菁寮,或者是說整個嘉南平原,這個以稻米為生,以道教/佛教為主的地區,當年竟可以建成這麼獨特的教堂,或許是個奇蹟吧。我在網路上讀到這段話:「包覆鋁皮的銀色陡峭角錐尖頂,直入天空,與傳統紅牆紅瓦,低矮樸素的街屋及合院民宅,形成強烈的對比,且成為當地明顯的地標」。當年看起來前衛的建築,現在在我眼中,反而覺得平實、質樸。或許這就是時間的力量,建築物也在時間中歷經了初生時的耀眼、成熟時的蘊涵、以及踏入歷史後的衰老。但是我總相信,傑作終將在歲月焠煉後成為經典。
後壁是〔無米樂〕的故鄉,有機會可以去後壁/菁寮走走:無米樂稻米文化園區、菁寮老街、菁寮國小、後壁車站……如果你也看到了稻田中的教堂,看到一個建築大師曾經在成名前,在台灣田野中創造了一個經典,或許你也會有和我一樣的感動。
無米樂旅遊服務中心
菁寮天主堂
地址:台南市後壁區墨林村294-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