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9日

〔文字〕我的建中國文老師


  看到網路新聞寫著:教育部計劃把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列為高中〔必選〕教材,每週至少一小時。新版國文課網的文言文比例已提高到65%,如此一來,除了擠壓其他科目時間,也擠壓了現代文學的空間。這個提議,獲得作家張曉風的支持。退休國文老師李素真則表示,等了七年終於等到,很支持教育部的作法。
  教育部長陳益興強調,校園霸凌、幫派、毒品滲入,令人憂心,社會各界建議要更重視下一代人格發展,教育部因此以中華文化教材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及倫理道德觀念作回應。

  看到這則新聞,不禁想到我建中高三時的一位國文老師,他叫董建中(所以注定要在建中當老師),他是外省人(不過沒什麼家鄉口音,我碰過家鄉口音很重的老師,真是苦不堪言),當時已經70歲了,教完我們這一屆就退休了。照理這樣的背景應該是很古板保守(甚至很冬烘),結果剛好相反。他給了我好多觀念:

  首先是,國文課程文言文比例太高了(尤其是的經典的比例),應該多教些明清古典小說、五四以來的新文學、甚至是現代文學;
  再來是,即使是經典,也是可以批判的,他最常舉的例子是禮運大同篇(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篇),舉出文中詞意不達、文法不通之處,認為不是錯簡(後人編纂有誤)就是原作者寫得不好,但後人不敢提出異議,就硬改注釋(例如把是解釋成不是);
  第三個,他非常反對文白夾雜,我們當時奉為新文學大老的梁實秋,他的文白夾雜文體就被老師大力批判;
  第四個,他對教材中列為第一課的蔣公國父訓示,根示是不屑一顧,教都懶得教。
  (我還記得老師很愛蘇東坡的赤壁賦,思想應該是接近老莊一派。)

  建中是一個注重獨立思考及批判的學校,不過一個七十歲外省籍的國文老師,這樣的叛逆思想深深地吸引我。後來在報紙雜誌上看到曾經喧嘩一時文鄉土文學論戰(余光中、陳映真……),甚至到阿扁時期的杜正勝部長提出的成語無用論,我常常會想起董老師,不知道他會支持哪一邊?

  我自己則是清楚地感受到,古典文學對我在文字閱讀與運用上的影響。因為曾經受過大量古典文字的訓練,所以在閱讀的時候,比較可以暢行無阻,不會產生障礙。像我現在受到網路大量圖像資訊的影響,不知不覺,閱讀文字的能力反而降低。所以我是感謝曾經受過那樣的古典文學訓練。

  但重點是比例原則,台灣已經是漢語使用區域,文言文比例最高的地方,有必要再填充那些已經是死掉的語言嗎?經典對教育的作用,究竟是文字訓練上?還是道德教育上?經典可以教化學生,那不如讓學生讀聖經(或是佛經),至少憲法或六法全書還比較有用吧。

  至於教育部所認為的:讀經書可以減少校園霸凌及幫派毒品。我覺得會說出這樣的話,只有幾個可能:第一,無知冬烘;第二,意識型態掛帥;第三,保守勢力的反撲。或許媒體報導的,大多著眼於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怎麼罵教育部無知胡扯,但我卻覺得背後卻是古文派保守勢力(如果有這種勢力的話)的反撲,就如同當年倡言萬萬不可廢除三民主義課程一樣,其實都是某種保守教育勢力的運作,卻拿無辜的學生當作犧牲品。

  我只能說,我當年遇到了好老師,學會讓我辨別真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